林某某,女,73岁,年11月19日初诊。

主诉:蛋白尿、血尿6年。

病史:患者6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3+,尿潜血2+,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1年前因乳腺癌于省二院院乳腺科行乳腺CA切除术,术顺。年9月30日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示:尿蛋白2+,尿潜血2+,尿酸μmol/L。经朋友推荐,前来就诊。辰下:尿中泡沫,身困乏力,平素反复感冒,伴腰痠,口干口苦,心烦,纳寐一般,大便调,舌淡苔白,脉沉。

处方:*芪二至丸加减。

*芪3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

*参15g葛根20g茯苓15g

芡实12g三七3g(冲服)白茅根20g

白鲜皮20g地肤子15g(布包)

七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11.26):药后腰痠、身困、尿浊泡沫等症状稍有好转,舌淡苔白,脉沉。拟上方加谷麦芽12g,*芪改40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12.3):药后证缓,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尿潜血1+,偶有腰痠、尿频。舌淡苔白,脉沉。拟二诊方去茯苓,加薏苡仁20g、益智仁15g、陈皮12g、怀牛膝12g。续服七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12.10):药后平顺,诸症皆消,食后稍有嗳气,休息可止,余无不适,舌淡苔白,脉沉。拟三诊方加姜半夏12g、鸡内金20g。续服十剂,煎服法同前。

五诊(.12.21):药后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阴性,尿酸μmol/L,尿潜血微量,除偶感疲乏外无特殊不适,拟上方去姜半夏,加*芪50g。再服十四剂,复查尿常规尿恢复正常,嘱其坚持用药,以防复发。

按语:此病属西医“慢性肾小球肾炎”范畴,中医属“肾风”、“尿浊”、“血尿”等范畴。吾师认为,此类慢性肾脏病病因,一为外邪侵袭,主要与风邪、湿邪、热邪、寒邪有关,当气候变化或机体正气不足时,乘机而入,引发疾病;二与先天禀赋、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药物损害等有关,即提供外邪入侵的条件,又使已得之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邪久蕴成*成瘀,入血络、循经脉而伤及脏腑,致使正气亏虚、邪盛留驻、承制失常;邪恋久伏,不得外出,遂生多种病理产物,长居体内不化,而成“固邪”,其串通内外,相合外邪、相引内疾,乘机体阴阳之机,因而发病。

本案为太阴少阴合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年老,加之久病术后,脏器衰微,病程绵长。脾肾两虚,脾肾两虚,脾气受损,健运失司,清浊不分;肾阴不足,气化无权,封藏失司,肾关收阖失灵,再则阴虚火旺,虚火扰动,肾关失约,则精微外溢,发为蛋白尿;脾肾亏虚,卫外不固,外风邪乘机袭表入里,引动久病而生之内风,再扰肾关,故见反复感冒、小便泡沫多等症状;阴液不足,虚火妄动,加之风邪鼓舞,灼伤血络,故见血尿;脾气不足,肢体百骸失养,故见身困;肾阴不足,腰府失养,则见久站后腰痠;阴虚生内热,阴津亏耗,无以上承于口,故见口干、口苦;虚火扰神,则见心烦。舌淡苔白、脉沉,亦为脾肾气阴两虚之象。

故吾师方投*芪二至丸方加减,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为主,配以利湿化浊,祛风涩关。方中*芪补脾益气,益卫固表,既可固土封关而止精微之下漏,又强正气抵御外邪;女贞子甘平,益少阴肾之精;旱莲草甘寒,能益下而荣上,以滋补肝肾为著;前三药合用,气阴双补,脾肾同治。*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助三药补养气阴;茯苓甘淡平,归脾肾二经,既能益心脾,又能健脾补气;芡实甘涩收敛,既能益肾固精,又可补气健脾。吾师认为大多蛋白尿乃浊*并常夹风邪,故加白鲜皮、白茅根、地肤子以疏风降浊解*;三七功善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葛根发表解肌,解热生津,即助*芪通太阳经而解腰痠之患,亦清解虚热而助津液滋生。

二诊患者药后诸症皆缓,效不更方,加大*芪剂量而助正气,加谷麦芽运中焦气机。三诊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1+,尿潜血1+,余症皆缓,偶有腰酸、尿频。遂易茯苓为薏苡仁以渗利湿浊;加陈皮健脾行气,畅通气机;怀牛膝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亦助三七、白茅根止血尿;益智仁温脾开胃,暖肾固精缩尿而除尿频。四诊药后平顺,诸症皆消,唯食后嗳气片刻,休息可止,此乃脾机不和,浊气上逆,故拟上方加姜半夏12g、鸡内金20g,降逆止嗳,助脾开运化浊。五诊复查尿常规示尿蛋白阴性,尿酸正常,尿潜血微量,除偶感疲乏外无特殊不适,此时脾肾已养,胃气已和,药效显著,拟上方去姜半夏,加*芪至50g增强益气之功。药后复查尿常规恢复正常。长期服药巩固疗效,方可控慢性疾患之绵延。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jg/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