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斤白菜利润只剩9分,一亩地亏5
很多地方下起了今年冬季的第一场雪,伴随着阵阵寒意,冬储蔬菜的大阵仗拉开了新一年的阵势。今年天公作美,以大白菜、萝卜和大葱为主的冬储蔬菜获得了大丰收,可丰收之后,以大白菜为代表的冬储蔬菜却进入了一个价格的低谷,甚至有的地方收购价上,大白菜真的卖出了每斤0.15元的“白菜价”。 冬储蔬菜的价格为啥低迷不振呢?对种植冬储蔬菜的农民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这种“无灾价贱”的困局又该怎么调整和破解呢? 以前,尤其在北方,家家户户都怕冬季没菜吃,所以在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也就是10月末到11月份,都会每家每户囤上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的白菜,而大葱则是成捆的储存,萝卜就更有意思了,是成麻袋的购买。 可近几年的冬储蔬菜销售一直不大好,购买的“主力*”渐渐老龄化,只有大爷大妈们跟风似的“凑凑热闹”,囤积冬储蔬菜渐渐变成了一种情怀。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产量增加是主因。以河北玉田的白菜种植户焦志利来说,他种了13亩的冬储大白菜,预计能收获12万斤。而收购价只有可怜的0.18元,这里面还需要含人工费用,加上种植成本,每斤大白菜的利润低到了以分计价,只剩0.09元,哪怕是按照1亩收1万斤算,一亩地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像焦志利的情况在今年并不罕见,在整个河北玉田,每斤收购价0.13到0.14元,而种植成本则在0.18元上下,每亩大白菜赔-元是常态。 在以前,北方每年进入10月,就会有菜农就会拉着一车车的冬储菜,在城区指定地点销售。而现在,这些情况只能去看老照片了。冬储蔬菜的销量大减的同时,产量却在一直增加。拿年为例,一个销售点的冬储白菜十几天就能卖70万斤到80万斤,而年最好的销售数据是20万斤。 似乎当前的蔬菜价格陷入了一个怪圈子,那就是农产品的丰收并不代表着农民的丰收。因为风调雨顺意味着蔬菜供应量增加,菜就不值钱了,很多价格都会在成本线附近,甚至低于成本。如果再形成滞销,那种植者的损失就很大了。 不过,马上就要到元旦和春节了,是否这时候的冬储蔬菜价格会走高起来呢? 从往年的数据来看,蔬菜属于节令产品,随着季节的变化价格波动较大,一般每年的最高价格都会出现在春节前后,所以专家指出,像大葱等冬储蔬菜,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里,还是有一定的价格上涨空间的。一定品种的蔬菜价格上涨,会对整体蔬菜价格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论起来上涨幅度的话,一般都不会太大, 另外,蔬菜的价格还有一个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尤其是今年像是大葱的价格明显偏低,大白菜收购价格2毛钱左右,肯定会对明年农民的种植意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而明年有些农民会减量或者种植其他品种,这样价格就会在明年有一个拉高的过程。 也有专家建议,不应该让农民掌握的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对等,要尽快结束这种盲目种植的现象,不要看到今年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走规模化的道路。不能看到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亏了钱就不种了。只有规模化种植,采购商才愿意购买,这样能有效避免农产品一到集中上市期就滞销的情况。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一起参与讨论。 锄禾园觉得有价值就留个公交票钱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jg/5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怎么才能精准施肥一亩地用几斤有机肥这4点
- 下一篇文章: 乡村小伙种果树1年纯赚85万,一亩地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