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
简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现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多以乏力、瘙痒、皮肤眼球发*为主要症状,病因复杂,病情隐匿,因其肝功能有特殊表现,非专科医生容易忽视,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又不是常规检查项目,故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很难早期发现。常因皮肤瘙痒就诊于皮肤科,或肝区不适、*疸等诊断为胆囊炎。常常发展为肝硬化、脾肿大,甚至腹水、上消化道出血时才至肝病专科就诊而明确诊断,此时,病情已处于失代偿期,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中年女性多发,此时身体的机能已经处于下降阶段,体内激素水平紊乱,患者自觉神疲乏力,休息后不能缓解,此为肝脾两虚,皮肤瘙痒或因肝阴亏虚,肝风内动,或因风湿之邪所引起。待出现*疸,病情已经深入,或因湿热,或因血瘀等引起,此时应引起重视。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多因正虚瘀积,此时要坚持长期治疗。我科范兴良主任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发挥中医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特色治疗方法。 诊治特色 1.衷中参西,中西结合:目前西医可明确有效的药物为熊去氧胆酸,但很多患者疗效欠佳。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应用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病情预后具有较好疗效。 2.重视肝脾,健脾柔肝:脾气亏虚、肝阴不足,是本病发生的中医病机,临证以健脾益气,滋养肝阴为主,具体选药健脾不碍胃,滋阴不腻膈。 3.气血互调,祛瘀通络:参考“起病气结在经,久病血瘀入络”的理论基础,提出“气血互调、祛瘀通络”的治法,临证喜用鳖甲、当归、太子参、姜*等药物,尤其善用白鲜皮,一可退*,二可治瘙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z/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湿疹中医治疗更在行
- 下一篇文章: 那时候每天醒来总是觉得身上不舒服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