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

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

肝胆病症

一、*疸案

病例卡片:

张某,女,34岁,湖南湘乡人。门诊病例。

初诊(-08-30):患者8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道切除术,术后右上腹反复疼痛。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加重,伴发热、恶寒,皮肤巩膜轻度*染,先后于年7~8医院、医院住院治疗。西医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淤胆性肝硬化、脾大。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拒绝手术治疗而出院。经人介绍,由家人搀扶前来就诊。现症:寒热已除,但一身尽*,目睛甚*,小便短而*,大便溏稀不调,腹胀腹痛,口干微苦,精神疲乏,舌红,苔薄*腻,脉弦细略数。

辨证: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理气。

主方:茵陈四苓散合二金汤。

茵陈40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厚朴15g,通草5g,大腹皮10g,虎杖10g,鸡内金15g,海金沙20g。15剂,水煎服。另:熊胆粉8g,装胶囊15个,每天1个,温开水送服。

二诊(-09-15):服上方后诸症悉减,*疸显退,精神转佳,自己一人前来就诊,但诉全身瘙痒,右胁胀满,小便短*,大便稍干结,舌红,苔薄*腻,脉弦细数。此为湿热内蕴,热象尤显,夹有肝气不舒。再拟茵陈四苓散合二金汤清热利湿,并加四逆散疏肝理气。

茵陈20g,栀子10g,大*5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厚朴15g,通草5g,大腹皮10g,虎杖10g,鸡内金15g,海金沙20g,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甘草5g。15剂,水煎服。另:熊胆粉8g,装胶囊15个,每天1个,温开水送服。

三诊(-10-08):服上方后*疸显减,腹胀已除,大便通畅,但一身痒疹不减,小便短*不利,舌淡红,苔转薄白腻,脉细。热邪已退,湿邪尤存。拟茵陈四苓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茵陈20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萆薢15g,土茯苓15g,丹皮10g,薏苡仁15g,*柏10g,白鲜皮15g,苦参10g,滑石15g,通草6g。20剂,水煎服。另:熊胆粉10g,装胶囊20个,每天1个,温开水送服。

四诊(-10-25):服上方后*疸全退,腹胀皆除,但身仍痒甚,皮肤有明显瘢痕,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改乌蛇消风散加味以搜风清热止痒。

乌蛇肉15g,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连5g,*芩10g,银花15g,连翘10g,甘草10g,苦参10g,白鲜皮10g。10剂,水煎服。

五诊(-11-12):今日感冒后*疸反复,又见腹胀,小便*,口苦,巅顶头痛,舌红,苔薄*腻,脉细数。再拟茵陈蒿汤、二金汤加味。

茵陈10g,栀子10g,大*5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厚朴15g,通草5g,大腹皮10g,虎杖10g,鸡内金15g,海金沙20g。20剂,水煎服。

六诊(-12-06):服上方后*疸显减,仍诉身痒,入夜尤甚,舌淡红,苔薄*,脉细。湿热已退,血虚之象明显,改当归饮子加减以养血祛风止痒,佐以活血。

茵陈10g,*芪20g,首乌片15g,当归10g,生地15g,白芍15g,川芎6g,荆芥10g,防风10g,白鲜皮10g,甘草10g,白蒺藜20g,苦参10g。15剂,水煎服。

七诊(-01-07):服上方后身痒已经减轻。近日感冒出现腹泻,口苦,时欲呕逆,目睛略现微*,时见头晕头痛,小便短*,大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拟柴苓汤加减治之。

柴胡10g,*芩10g,法半夏10g,西洋参10g,甘草6g,茵陈40g,猪苓10g,泽泻10g,炒白术10g,虎杖15g,川芎10g,普天麻15g。7剂,水煎服。

*疸之疾,辩证的关键在于一则辨清阴*、阳*、急*之属性,二则辨清湿热轻重之差别,三则辨清正邪盛衰。本案初诊属阳*无疑,故采用清利湿热之常法,然清利湿热又以宣通气分、通利小便为要,故用二金汤宣通气分,茵陈四苓散通利小便。气机得畅,小便得利,湿热之邪自有出路,*疸自退。诚如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所言:“夏秋疸病,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以宣通气分为要,失治则为肿胀……二金汤主之。”*疸退后,皮肤瘙痒为主诉,故改投萆薢渗湿汤、乌蛇消风散等加味,初看是改弦易辙,实则是异曲同工。湿热为患,在肝胆为*疸,外郁肌肤则痒疹。加入的白鲜皮等药既有清热止痒之功,又有利湿退*之效,可谓一举多得。患者后期湿热已去,虚象外现,故又改当归饮子以养血祛风止痒,中途感冒出现少阳证候,小柴胡汤主之。此案辩证厨房用药细微之处,读者当细细品之。

疾病

简介

疟疾

疟疾由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

疟疾的概念自《内经》即很明确,即疟疾是指由感受疟邪引起的,以恶寒壮热,发有定时,多发于夏秋季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西医学对疟疾的认识基本相同,即西医学的疟疾属于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亦称为疟气。疟邪具有的特点是:①舍于营气,伏藏于半表半里。如《素问·疟论》说:疟气“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医门法律,疟疾论》说:“外邪得以人而疟之,每伏藏于半表半里,人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②随经络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③盛虚更替。④与卫气相集则引起发病,与卫气相离则病休。

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或瘴气,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及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

因疟邪具有虚实更替的特性,疟气之浅深,其行之迟速,决定着与卫气相集的周期,从而表现为病以时作的特点。疟疾以间日一作者最为多见,正如《素问·疟论》所说:“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疟气深而行更迟者,则间二日而发,形成三阴疟,或称三日疟。

根据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者,称为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者,称为寒疟。在南方地区,由瘴*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称为瘴疟。若因疟邪传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内发病甚多者,则称为疫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则称为劳疟。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

诊断依据

1.寒战、高热、出汗,周期性发作,间歇期症状消失,形同常人,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2.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在夏秋季节发病,可作为参考。

3.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若查到疟原虫则为诊断疟疾的确切依据。

辨证要点

1.辨瘴疟与一般疟疾的不同。一般的疟疾症状比较典型,休止之时,可如常人;定时而作,周期明显;神识清楚;发病虽以南方多见,但全国各地均有。而瘴疟则症状多样,病情严重,未发之时也有症状存在;周期不如一般疟疾明显;多有神昏谵语;主要在南方地区发病。

2.辨寒热之偏盛。《景岳全书·疟疾》说:“治疟当辨寒热,寒胜者即为阴证,热胜者即为阳证。”对于一般疟疾,典型发作者属于正疟;和正疟相比较,阳热偏盛,寒少热多者,则为温疟;阳虚寒盛,寒多热少者,则为寒疟。在瘴疟之中,热甚寒微,甚至壮热不寒者,则为热瘴;寒甚热微,甚至但寒不热者,则为冷瘴。

3.辨正气之盛衰。疟疾每发,必伤耗人体气血,病程愈久,则气血伤耗日甚。正气亏虚,易于形成劳疟而反复发作。

治疗原则

祛邪截疟是治疗疟疾的基本原则。在诊断为疟疾后,即可截疟。在此基础上,根据疟疾证候的不同,分别结合和解表里、清热保津、温阳达邪、清心开窍、化浊开窍、补益气血等治法进行治疗。

分证论治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瘴疟是病情危重、凶险的疟疾)

①热瘴——解*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

②冷瘴——解*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结语

疟疾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其临床特征,多发于夏秋季。感受疟邪是疟疾致病之因。

疟邪舍于营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与卫气相集则病作,邪正交争,阴阳相移,阴盛阳虚则恶寒战栗,阳盛阴虚则壮热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汗出身冷,疟病暂休。复集则病复作。根据证候之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之盛衰,疟疾分为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含热瘴、冷瘴)、劳疟、疟母等证型。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原则,热偏甚者结合清热保津,寒偏甚者结合辛温芳化;热瘴尚应清心开窍,冷瘴芳香开窍;劳疟结合补益气血。疟母治应软;坚散结,祛瘀化痰,除兼有疟疾发作者外,对疟母的治疗毋需使用截疟药。

往期回顾

★温馨提示:更多往期内容,点击菜单栏“学习区”—“知识汇总”—“医案”即可查看相关内容,也可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查看《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目录。

版权声明

本病案版权归《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书籍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