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菊花、蒲公英、竹叶等

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中草药,

老百姓常常拿来泡水喝,

至于功效往往是百姓间口耳相传,

大多是略知皮毛。

自古以来,很多医家根据《本草纲目》,

结合自己行医的经验,

把中草药编成好记、易学的歌诀,

供广大的中医学习者学习使用。

小科收集了10首常见的中草药歌诀,

供大家学习参考。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入肝经与肾经,

滋肾润肺补肝能,明目安神它有功。

肝肾阴亏腰膝酸,头晕目眩治之能,

虚劳咳嗽消渴症,还治男子遗精症。

肾虚遗精巴戟天,肉苁蓉与蒺藜配。

头晕目昏配菊花,地*山萸肉来用。

目赤生翳用枸杞,捣汁日点三五次。

外邪实热泄泻者,脾虚有湿者忌服。

注解:

枸杞子味甘性平,柔润多液,是一味补养肝肾的药品,功与潼蒺藜、菟丝子相近似。但潼蒺藜、菟丝子两药助阳之功胜于养阴,故归入助阳药;

枸杞子则滋阴之功胜于助阳,且补益作用较佳。

常用量:6~12g,内服煎汤。

薄荷

薄荷辛凉除风热,解*散热又辟秽。

痰咳失音去口臭,煎洗舌苔退邪热。

外感风热温病起,银花连翘荆芥配。

头痛目赤咽喉肿,桑叶菊花蔓荆伍。

薄荷主治荨麻疹,风甚应当加虫蜕,

气虚*芪白术入,血虚归地①久相逢。

有瘀在内宜活血,桃仁红花京三棱。

薄荷还治妇科病,胁痛薄荷止痛经。

注解:①当归、熟地*。

薄荷辛、凉,入肺、肝经。

薄荷为疏散风热要药,有发汗作用,主要用于风热表证之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薄荷利咽喉作用显著,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

薄荷还能助麻疹透发,又有祛风止痒作用,用于风热外束肌表,麻疹不透,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此外,薄荷还具有疏肝解郁之功,用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胸闷、胁痛等症。

常用量:3~6g,煎服。

菊花

菊花性味甘苦凉,疏风清热解*强。

目赤肿痛菊花治,常伍桑叶又连翘。

肝肾阴虚枸菊①用,枣皮重用见大功。

头痛眩昏寻何药,菊花天麻两味能,

气虚加上六君子,血虚四物也能行,

有火应当加*柏,风甚钩藤配地龙。

菊花银花做茶饮,高血压症无影踪。

枸杞菊花每日服,明目清心见大功。

注解:①枸杞子、菊花。

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菊、野菊。

*、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的功效。

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

*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

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的力量很强。

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之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配合同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

常用量:10~15g,煎服。

竹叶

竹叶味甘淡性寒,清热利尿又除烦。

热病烦躁口渴配,石膏麦冬加芦根。

小便*赤短少症,生地木通甘草用。

外感风热用竹叶,银花连翘薄荷同。

心火上移用竹叶,导赤散①用有效能。

温病邪陷心包结,竹叶卷心连翘心,

高热谵语口大渴,竹叶汤②服效果灵,

温病后期重竹叶,竹叶元参大救阴。

注解:①导赤散:淡竹叶、木通、生甘草、车前子、生地*,水煎服;

②竹叶汤:淡竹叶、茯苓、石膏、小麦、瓜蒌。

常用量:6~12g,煎服。

栀子

栀子味苦药性寒,归入心肝肺胃经,

清热泻火凉血功,主治热病虚烦症,

*疸淋病消渴症,目赤咽痛吐衄血。

温热烦躁不安症,常与淡豆豉合用。

火*炽盛三焦热,*芩*连*柏配。

吐血尿血衄血症,生地芩侧①丹皮进。

湿热*疸小便短,茵陈大*配伍良。

跌打损伤疮疡*,栀子生粉调湿敷。

注解:①*芩、侧柏叶。

栀子轻清上行,能泻肺火,去肌表热,对外感热病或表里有热,能起双解的作用。

栀子苦寒泄降,又能泻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脾虚便溏者忌服。

常用量:6~12g,煎服。

金银花

清热解*金银花,配加连翘效更佳。

温热斑疹蓝根配,生地丹皮亦可加,

若是加入大青叶,解*清热斑疹退。

疖肿疥*大剂量,生用捣敷效更神。

疥癣风癞加防风,再加鲜皮①效更增,

配用*连治痢疾,凉血止痢脓血清,

再加*芩白头翁,燥湿清热泻痢停。

现代还可治肺炎,药疹红肿均应用。

注解:①白鲜皮。

金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

常用量:10~20g,煎服;外用适量。

蒲公英

公英苦甘寒归肝,清热解*治乳痈,

疔疮痈肿火*炽,内服外敷功效殊。

外敷生捣敷局部,内服可入夏枯球,

连翘贝母白芷加,乳痈乳癌痰核消。

目赤肿痛单取汁,少许滴眼兼内服,

若加桑叶与薄荷,效力尤捷应验灵。

性凉清寒量适中,大剂腹泻则伤正。

公英加入乌贼骨,胃痛溃疡显奇功。

注解:

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消肿散结。过去一般仅用于乳痈、疮肿。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不仅可用于外科疮痈,且可用治内科疾病。

常用量:15~30g,煎服;外用适量。

橘皮

橘皮性味辛苦温,归入脾经与肺经,

理气健脾又调中,还有燥湿化痰功。

脘腹胀满木枳①配,恶心呕吐加生姜。

若呕兼热用橘皮,竹茹*连同用良。

肝旺脾虚腹痛泻,白术白芍防风配,

脾胃虚弱配*参,再加白术炙甘草。

化痰半夏茯苓伍,健脾苍术厚朴加。

头面肢体浮肿者,五皮散治效果好。

注解:①木香、枳壳。

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症慎服。

常用量:3~10g,煎服。

山楂

山楂味酸甘微温,归入脾胃肝三经,

消食化积散瘀血,还有驱逐绦虫功。

食滞脘腹胀痛症,单用煎汤内服好,

或配神曲莱菔子,半夏同用有效能。

产后瘀阻腹痛症,恶露不尽或闭经,

常与红花当归尾,香附配用效果强。

疝气坠胀作痛症,川楝延胡①木香伍。

急性菌痢和肠炎,小儿厌食都可用。

注解:①川楝子、延胡索。

脾胃虚弱者慎服。

常用量:10~15g,煎服,大剂量30~60g。

夏枯草

夏枯草味苦辛寒,清肝散结入肝胆。

主治瘰疬瘿瘤症,乳痈乳癌日夜痛,

头目眩晕口眼歪,筋骨疼痛肺结核。

目赤肿痛头晕痛,常配菊花石决明。

肝虚目痛夜尤甚,当归白芍枸杞伍。

治疗瘰疬配贝母,玄参牡蛎效果好。

治疗瘿瘤配昆布,海藻海蛤壳同用。

肝阳上亢高血压,菊花钩藤配用佳。

注解: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脾胃虚弱者慎用。

常用量:6~15g,煎服。

版权说明

本文内容节选自《本草歌诀》,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曾立昆,曾海莲,曾继山编著,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由“小科健康说”编辑整理,转载请务必告知并注明出处。

——end——

编辑整理:小科

校对监制:邓为*明

赞赏

长按







































白癫疯能治好
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