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淋雨不当回事,结果这个病纠缠了他20
图文无关 就因为年轻时时常淋雨,自己又没有太当回事,慢性湿疹从此盯上了他。今年63岁的义乌农民朱某,就这样被慢性湿疹纠缠了20多年。 上山劳作常淋雨 慢性湿疹纠缠他20多年
朱某是义乌的一个农民,上山劳作淋雨也是常事。20年前的他还很年轻,自然也没把淋雨当回事,有时淋雨后会感冒不适,吃点感冒药也就过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的腿上出现了皮疹,起初症状不严重,仅双下肢局部瘙痒,症状反复,时轻时重。有时实在太痒了,他就到药店买点药,倒也能减轻症状,这时他就停止用药。后来,因为病情反复,特别是吃了海鲜或者季节变化时,痒得很难受,医院诊治,确诊为慢性湿疹。尽管药物疗效不明显,但因瘙痒能够忍受,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积极治疗。 去年,他的双下肢皮肤瘙痒更加严重了,经人介绍,他找到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副主任中医师、三溪堂国药馆金华馆坐堂中医吕旭阳。 吕旭阳说,初诊时,见他双下肢皮疹,色微红,局部瘙痒,结痂,较干燥,有时腹部亦有皮疹,人很瘦,大便干燥,常两三天解一次,舌淡苔薄少脉细。诊断为慢性湿诊,证属血虚风燥型。 明确了诊断,治疗上以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为主。药用*芪、当归、赤芍、生地、白鲜皮、凌霄花、乌梢蛇、牛蒡子、甘草等,再配以外洗药物。吕旭阳告诉朱某,治疗期间忌吃辛辣、油腻、煎炸、海鲜之品,也不宜饮酒。就这样,坚持治疗了两个月,再没见他来了。半年后,他又来了,不过这次他是因为咳嗽来就诊的,湿疹早就好了。
中医认为 系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
吕旭阳说,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病因复杂,中医认为该病由于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
湿疹的中医分型
吕旭阳说,湿疹,中医临床辨证可分为:
(1)湿热症:急性者较多,表现为潮红、肿胀、糜烂、浸淫成片、结痂、瘙痒不堪,或伴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腻、脉滑数等症状。若起病较缓慢,皮损以丘疹、丘疹疹为主,滋水较多,或伴有倦怠乏力,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苔白腻、脉弦滑等。
(2)血虚风燥症:常是慢性湿疹,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皮损颜色暗淡,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血痂,脱屑等。或伴有头昏乏力、腰膝酸软、苔薄白、舌舌淡红、脉濡细无力等症状。
而从实际临床工作来看,不少病人多有其它证型,如血虚与湿热夹杂型、气血亏虚型等。
诊断上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一般湿疹的皮损为多形性,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皮疹中央明显,逐渐向周围散开,境界不清,弥漫性,有渗出倾向,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病程不规则,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治疗多渠道
吕旭阳说,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 1.一般防治原则:寻找可能诱因,如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思想情绪等,以及有无慢性病灶和内脏器官疾病。 2.内用疗法:西药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
中医辨证施治:(1)湿热症:宜清热利湿为主,药如龙胆草、六一散、土茯苓、*芩、苦参等。湿重于热者,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药如薏苡仁、茯苓、苍白术、地肤子等。(2)血虚风燥症:宜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清热利湿,药如当归、赤芍、生地、萆薢、白鲜皮等。
3.外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外洗中药根据每个人病情不同而配置。 编辑:二徐商务合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2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案分享40孕妇湿疹医案二则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的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