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601954.html

01

论文摘要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龙胆泻肝汤医案研究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探析龙胆泻肝汤的证治规律,以期推动中医药研究的客观化与现代化。

方法:

本研究以“龙胆泻肝汤”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年至年间公开发表的例龙胆泻肝汤医案,以此为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建立医案总样本数据仓库以及通过对龙胆泻肝汤进行证型分类,建立各证型数据仓库,运用频数分析对总医案中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以及症状体征、处方用药等进行统计,从各证型数据仓库抽取相关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对频数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对龙胆泻肝汤的证治规律进行挖掘与探析。结果:1.本课题共收集医案例,通过证型规范,共得到以下4个证型:肝胆火炽证例、肝经湿热证例、肝胆湿热气滞证71例、湿热瘀结证60例。2.4个证型症状体征出现频率的频数分析结果(15%):①肝胆火炽证:舌红、脉弦、口苦、脉数、心烦、头痛、尿*、夜寐不安、易怒、大便秘结、苔*腻、苔*、口干、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红赤、目赤、脉滑、咽干、胸部胀闷、苔薄*;②肝经湿热证:舌红、脉数、脉弦、口苦、苔*腻、脉滑、尿*、心烦、口干、苔*、夜寐不安、易怒、大便干燥;③肝胆湿热气滞证:舌红、脉弦、口苦、尿*、苔*腻、脉数、心烦、脉滑、口干、易怒、胸部胀闷、大便秘结、胁痛、纳呆、夜寐不安、恶心、咽干、呕吐、腹胀、大便干燥、苔*;④湿热瘀结证:脉弦、舌红、口苦、脉数、心烦、苔*腻、尿*、口干、脉滑、易怒、头晕、大便秘结、大便干燥、苔*、夜寐不安、胸部胀闷、苔薄*、发热、尿短*。3.4个证型用药频率的频数分析结果(8%):①肝胆火炽证:龙胆、*芩、栀子、柴胡、地*、泽泻、车前子、甘草、当归、木通、大*、菊花、牛膝、夏枯草、牡丹皮、白芍、钩藤;②肝经湿热证:龙胆、泽泻、栀子、*芩、柴胡、车前子、地*、甘草、当归、木通、*柏、苦参、大*、苍术、通草、白鲜皮;③肝胆湿热气滞证:龙胆、柴胡、*芩、栀子、车前子、地*、泽泻、甘草、当归、木通、*柏、白芍、川楝子、大*、延胡索、茵陈、陈皮、厚朴、郁金;④湿热瘀结证:龙胆、*芩、泽泻、地*、栀子、柴胡、甘草、车前子、木通、当归、赤芍、牡丹皮、白茅根、大*、*柏、丹参、仙鹤草、墨旱莲。4.各证型症状体征关联结果:①肝胆火炽证:设置支持度阈值最小为10,置信度阈值最小为,最大前项数4;得出“火”与“热”病机症状群关联紧密;②肝经湿热证:设置支持度阈值最小为6,置信度阈值最小为,最大前项数5;得出“热”与“湿郁”病机关联症状群多于“*”病机症状群;③肝胆湿热气滞证:设置支持度阈值最小为11,置信度阈值最小为,最大前项数4;得出“气郁”“热”“湿”病机密切相关;④湿热瘀结证:支持度阈值最小为8,置信度阈值最小为,最大前项数2;得出“热”“瘀”病机关联症状群多于“湿”病机症状群。5.各证型中药关联结果:①肝胆火炽证:2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13条;3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74条;得出大*、菊花、牛膝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②肝经湿热证:2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8条;3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63条;得出*柏、苦参、大*、苍术、通草、白鲜皮与原方药物关联密切。③肝胆湿热气滞证:2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9条;3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30条;得出*柏、白芍、川楝子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④湿热瘀结证:2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13条;3项时共获得关联规则51条;得出赤芍、牡丹皮、白茅根、大*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

结论:

1.龙胆泻肝汤主治的证型为:肝胆火炽证、肝经湿热证、肝胆湿热气滞证、湿热瘀结证。2.对龙胆泻肝汤各证型的症状体征、药物关联结果分析可知:①肝胆火炽证:“火”与“热”病机症状群关联紧密;大*、菊花、牛膝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②肝经湿热证:“热”与“湿郁”病机关联症状群多于“*”病机症状群;*柏、苦参、大*、苍术、通草、白鲜皮与原方药物关联密切。③肝胆湿热气滞证:“气郁”“热”“湿”病机密切相关;*柏、白芍、川楝子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④湿热瘀结证:通过项集可知“热”“瘀”病机关联症状群多于“湿”病机症状群;赤芍、牡丹皮、白茅根、大*与原方药物关联紧密。3.龙胆泻肝汤主治证型中,以“湿”“热”“火”“*”为基本病机,多兼夹“气郁”“瘀”病机,本方体现了清利湿热、泻火解*,行气化瘀的组方思想。本研究来源并受资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YFC),特此感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1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