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7457.html 第十五节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上发生椭圆形或圆形淡红或*褐色斑片,上覆糠秕样鳞屑为特征,中青年多见,多发于春秋季。好发于躯干、颈部、臀部及四肢近心端。病程有自限性,一般4~6周,愈后一般不再复发,亦有少数延至数月甚至更长。 本病目前病因尚不明了,多数学者倾向于病*感染学说。有部分学者认为与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因素有关。治疗上主要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多采用抗组胺药物、红霉素、氨苯砜等,外用糖皮质激素、润肤剂。一可配合紫外线照射治疗。 禤老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风热疮”“松皮癣”“干癣”“风癣”等范畴。如《外科正宗》中所描述本病的症状“风痹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本病是由于机体有热,外感风邪。致风热客于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初期多为风热之邪客于肌肤,蕴阻于血分所致,故治法多以清热、凉血、祛风为主。如以生石膏、连翘、鱼腥草、紫草清热解*,赤芍、丹皮、紫草、生地*清热凉血。若伴有咽痛者,可加金银花、牛蒡子、玄参、桔梗;大便秘结可加大*;瘙痒明显可加徐长卿、白鲜皮、白蒺藜。病情反复,迁延日久则多辨为血虚风燥,治则应以养血、祛风、润燥为主,以鸡血藤、当归、何首乌、白芍养血润燥、防风、白蒺藜、白鲜皮、祛风止痒,生地、玄参凉血养阴润燥。 案1陈曦,男,16岁。 初诊:年4月2日 主诉:因双下肢红斑、丘疹1月余来诊。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红斑,长轴与皮纹平行,其上覆有糠秕状鳞屑,轻度瘙痒,遂到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当时考虑为“玫瑰糠疹”,予以相应处理,效果欠佳,遂求治于榻老。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微*,脉弦。 专科检查:双下肢出现红斑,长轴与皮纹平行,其上覆有鳞屑。 中医诊断:风糠疹(血热风盛)。 西医诊断:玫瑰糠疹。 治则治法:清热凉血消风。 中药处方:拟方皮肤解*汤。 乌梅15g莪术10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丹皮15g徐长卿15g防风15g苏叶15g鱼腥草15g甘草10g生地15g白鲜皮15g珍珠母30g(先煎)共7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年4月9日 病情好转,红斑大部分消退,遗留色素趁着,痒感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微*,脉弦。皮疹消退迅速,瘙痒减轻。药已中的,效不更方,继服7服。 三诊:年4月16日 红斑全部消退,无新发,无瘙痒,纳眠可,二便可。舌稍红,苔微*,脉弦。改土茯苓为茯苓,以健脾顾中巩固。 按:《医宗金鉴》认为风热疮“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故此病主要是由于血热内蕴,复受风热,内外合邪,郁于肌肤,闭塞腠理而发病。热盛则脉络充盈,故肤现红斑;风邪燥血,肌肤失养,则起鳞屑;风邪往来肌腠,故发瘙痒。证属血热风盛。治以清热凉血消风,禤老根据经验以皮肤解*汤加减。以红条紫草、生地、莪术、丹皮凉血,活血,解*透疹;土茯苓、鱼腥草清热除湿解*;徐长卿、防风、苏叶、白鲜皮祛风止痒;珍珠母镇静止痒;甘草泻热缓急。诸药和调,使血热得清,风邪得解,故患者皮疹消退迅速,瘙痒缓解。 案2张某,女,42岁。 初诊:年4月29日 主诉:因全身反复起斑疹伴瘙痒1月来诊。 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外感后全身多处起椭圆形玫瑰色鳞屑斑疹,长轴与皮纹一致,伴痒感,曾在外院诊断为“玫瑰糠疹”,予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啶、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等药物治疗后,皮损稍有妊缝,停药后反复出现:伴口干苦,便干,尿*。 刻下症:全身多处起椭圆形玫瑰色鳞屑斑疹,长轴与皮纹一致,瘙痒,口干苦,便干,尿*,纳可,眼差,舌红,苔*腻,脉弦滑。 专科检查:全身多处起椭圆形玫瑰色鳞屑斑疹,长轴与皮纹一致。 中医诊断:风癣(风热挟湿)。 西医诊断:玫瑰糠疹。 治则治法:祛风止痒,清热利湿。 中药处方:皮肤解*汤加减。 乌梅15g莪术10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丹皮15g徐长卿15g防风15g苏叶15g鱼腥草15g甘草10g生地15g白鲜皮15g珍珠母30g(先煎)地龙干15g苡米20g 其他治疗:消炎止痒霜,外用。 二诊:年5月6日 皮疹颜色变淡、减少,瘙痒减轻,口干苦、便干、尿*、眠差诸症好转:舌红,苔微*,腻脉弦滑。 中药处方: 乌梅15g莪术10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丹皮15g徐长卿15g防风15g苏叶15g甘草10g生地15g白鲜皮15g苦参15g珍珠母30g(先煎)地龙干15g苡米20g 其他治疗:消炎止痒霜,外用。 三诊:年5月12日 皮疹基本消退,痒感消除,无口干口苦,大便通畅,纳眠一般。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中药处方: 乌梅15g莪术10g红条紫草15g土茯苓20g丹皮15g徐长卿15g防风15g苏叶15g甘草10g生地15g白鲜皮15g苦参15g珍珠母30g(先煎)地龙干15g 其他治疗:祛风止痒片,5片,口服,每日3次。 按:本案患者因外感风热之邪,外邪蕴郁肌肤,闭塞腠理,日久不散,郁而化热,兼挟湿邪,湿热蕴阻,肤失濡润而成。口干苦,便干,尿*,眠差,舌红,苔*腻,脉弦滑是风热挟湿的表现。故治以祛风止痒,清热利湿。方用皮肤解*汤,以徐长卿、防风、苏叶、白鲜皮祛凤止痒走表,地龙干搜风止痒走里,苡米、土茯苓、苦参燥湿解*,莪术、紫草、丹皮、生地清营血之热,行营分之瘀,乌梅收敛止痒,珍珠母镇静安眠,甘草调和诸药,表里兼清,是以肌理皮腠之风湿热邪渐散去,斑疹得去。 禤老认为本病虽然病因未明,但由于本病有自限性,愈后不易复发,故临床主要思路是促进皮疹消退,中医辨证治疗可缩短病程,缓解病人症状,并避去西药严重*副作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这说明与感染因素有一定关系。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一些具有抗病*作用的中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金银花等,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摘自《国医大师禤国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3月第一版,第-页)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1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学口诀精品
- 下一篇文章: 一到夏天就长湿疹,无法根治一个中医方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