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科凉血饮

作者:李乃庚,男,年生,医院主任中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组成:紫草10克,茜草10克,旱莲草10克,粉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5克。

  功能:清热解*,凉血活血。

  主治:风疹、荨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发疹性疾病和丹*、过敏性紫癜等斑*类疾病属血热证者。

  用法用量:每剂药用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烧开,文火再煎20分钟。煎煮两次,合并两次煎液,约毫升左右,夏天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6次2天服完。

  方解:各种发疹性疾病和斑*类疾病,都有虚实寒热之分,凡证见发热,斑疹红赤,口干唇燥,舌苔薄*,舌质红,应以清热解*,凉血活血为治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方中丹皮,清营凉血,泻心火,若与生地同用,更得其力。赤芍、紫草、茜草、旱莲草,清热解*,凉血活血,助消疹退斑。生石膏善清阳明之热,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治斑疹热*壅盛者,能发斑透疹,既可清热于内,亦能驱邪外达。甘草调和诸药,共为清热解*,凉血活血之剂。

  加减运用:对以上发疹性疾病,要把握疾病的全过程,早期注意透达,中期注意清热,后期注意养阴。若热甚阴伤,或出斑疹己到后期,加芦根、白茅根,可清热生津,利壅滞之邪热。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通腑,腑气通则邪热易退。若皮疹瘙痒明显,可加钩藤、白蒺藜,祛风止痒。对皮疹消退迟缓者,可加红花、丹参等活血之品。凡咽部红肿者可加板蓝根30克。

  文|医院李志武袁洋整理

文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名医名方第93期

?

二、清热凉血汤

作者/张继译

赤茯苓18g,地*25g,赤芍,当归,*芩各16g,红花,川芎、陈皮各8g。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分3次温服。

凉血活血,清热解郁。适用于酒渣鼻。

清热凉血汤中赤茯苓、地*、赤芍、当归、红花,清热凉血活血;*芩清热凉血;川芎、陈皮行气解郁消食。

热重者,加石膏18g,牡丹皮16g;心烦甚者,加栀子16g;有丘疹者,加连翘16g;脓疱明显者,加野菊花16g:有鼻赘者,加夏枯草16g;伴口臭,口渴,尿*或便秘,舌质红苔*,脉滑数者,加枇杷叶、桑白皮各16g;伴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喜太息,尿*或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脉弦或弦数者,加柴胡、薄荷各8g;舌体胖大有齿痕或便溏者,加白术8g。

刘某,男,45岁,教师。就诊日期年5月16日。患酒渣鼻10年,曾间断用中西药治疗,不见疗效,皮损逐年加重。检查见患者面部红赤,口鼻周围散在毛囊性红色丘疹、脓疱、鼻端组织肥大,毛囊皮脂腺明显增生,毛囊口扩大,有脓性分泌物,表面明显凹凸不平,皮肿色紫红,其上毛细血管明显扩张,面部、鼻部油脂多、口干喜饮,舌暗红,苔*厚膩,脉弦滑。服上方15剂。1周后,面赤明显改善,鼻部油脂分泌减少,鼻部颜色开始变淡,鼻赘减轻。后按此方继服月余,鼻赘明显改善,鼻部表面较平,无明显增生,油脂减少,鼻端轻度暗紫,毛细血管仍有扩张,随访15个月,病情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皮肤病传承老要药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编/蔡向红。

三、陈潮祖:老年性皮肤瘙痒治验方

首乌养血汤:当归12g,熟地*15g,制首乌15g,*精15g,山药10g,生地*10g,天冬10g,麦冬10g,蝉衣6g,防风10g,炙甘草6g。冬加桂枝10g,夏加*芩、玄参各10g,顽固者加全蝎6g,气虚加人参、*芪各15g。

主治:老年性瘙痒。

痒证原因不一,有因外感菌*,皮肤生长疥癣而痒;有因外感风邪,郁于腠理三焦,成为风丹瘾疹而痒;此证见于暮年,是因血虚生风所致。脏腑形骸均赖气以煦之,血以养之,津以濡之。老年阴血枯竭,无以濡养经脉,风邪乘虚客之,遂呈瘙痒难禁。内有津血干枯,治宜滋阴养血;外有风邪侵袭,治宜祛风散邪。当归、熟地*、何首乌、*精都是补血药,配此旨在养血。生地*、天冬、麦冬、山药都是补阴药,配此旨在滋阴,阴血得充则燥涩得濡,这组药是在治本。蝉衣、防风有疏散风邪作用,风邪得疏,则血无风搏,这组药在于治标。两类药物标本兼顾,能呈养血祛风功效。配伍甘草有甘守津还之意,亦有可取。

此方纯为血燥身痒而设。《证治要诀》谓“血虚皮肤痒者,宜四物汤加防风七钱半,以四物半帖,水二盏,调消风散一钱亦可。妇人血气,或通身痒,或头面痒,如虫行皮中,缘月水来时为风所吹,不然则是产褥中食动风物致之,亦宜如前四物汤调消风散。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痨,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住,此乃脾虚所困。”看来用养血药合祛风药治疗身痒已早为古人使用,此方不过是在上述基础之上有所加减而已。若加川芎通其血络之滞,则配伍更趋完善,盖痒由血络不通故也。用此方治疗31例老年性瘙痒,痊愈28例,好转2例。

本文来源:陈潮祖医学论坛

四、清肺祛痤汤(常青)

组成:桑白皮30g,*芩20g,赤芍30g,连翘15g,金银花15g,枇杷叶15g,鱼腥草60g,紫花地丁30g,生地*30g,制大*9g,白鲜皮30g,土茯苓30g,生甘草10g。

功效:疏风清肺,清热解*。

主治:肺经风热之痤疮。

方解:桑白皮、连翘、枇杷叶清泄肺热;制大*借其泻下通便的作用,使热*下泄,则肺经实热从上下焦而解;*芩、鱼腥草、紫花地丁、土茯苓、金银花清热解*;赤芍凉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疏风清肺,泻火解*。

方歌:清肺祛痤用泻白,赤芍连翘与枇杷,地丁鱼腥白鲜皮,*地土苓再银花。

五、和营退斑汤(常青)

组成:炙麻*10g,蝉蜕10g,赤芍30g,白芍30g,徐长卿15g,赤小豆30g,白鲜皮30g,丹参30g,玫瑰花10g,紫花地丁30g,土茯苓30g,生甘草15g。

功效:疏表和营,化瘀凉血,清热解*,利湿退斑。

主治:瘀热互结、湿*郁表之*褐斑。

方解:炙麻*、蝉蜕归肺经走肌表;赤芍、白芍、丹参和营化瘀、清热凉血;白鲜皮清热、燥湿、解*;徐长卿祛风止痛、温经通络、解*消肿;赤小豆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紫花地丁清热解*、凉血消肿;土茯苓解*除湿;生甘草清热解*、调和诸药。

方歌:*褐斑用麻蝉蜕,二芍长卿白鲜皮,丹参赤豆花相伴,土茯甘草共相依。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常青内妇科临证精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常青主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s/1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