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476489.html

每周一药

地肤子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据记载,地肤苗叶可以作为药用,有和气、涩肠胃、解恶疮*的作用。古时候,因地肤子的形状似麦子的缘故,称之为地麦、地葵;因为有明目的功效,又称益明。而它有另一个名字“扫帚”,大家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吗?

“扫帚”的故事

传说有一道士,上山采药配制丹药时,几天都要在山的树林里度过,蚊叮虫咬的,特别难受。下山回道观后,连忙拿起扫帚洗干净锅子,烧一锅开水洗澡。匆忙之下,烧了开水,忘记把扫帚拿开,就连着扫帚一起洗澡了。

谁知道就是这一锅“扫帚水”,把道士的瘙痒减轻了很多。道士接连几天都用“扫帚水”来洗澡,果然彻底把瘙痒祛除了。这些扫帚,就是用地肤的茎来做的。

地肤子的模样

茎直立,多分枝,秋天常变为红紫色。单叶互生,稠密;叶片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具短柔毛。花小,杂性,*绿色,无梗,1朵或数朵生于叶腋。

地肤子的功用

辛、苦,寒。归肾、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1.淋证

本品苦寒降泄,能清利湿热而通淋,故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之证,常与木通、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地肤子汤(《济生方》)。

2.阴痒带下,风疹,湿疹

本品能清除皮肤中之湿热与风邪而止痒。治疗风疹,湿疹,常与白鲜皮、蝉蜕、*柏等同用;若下焦湿热,外阴湿痒者,可与苦参、龙胆草、白矾等煎汤外洗患处;治湿热带下,可配*柏、苍术等煎服。

煎服,9~15g。外用适量。

1、“主膀胱热,利小便。”

——《神农本草经》

2、“利膀胱小便积热,洗皮肤之风,疗妇人诸经客热,清利胎热,妇人湿热带下用之良。”

——《滇南本草》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林余霖,李葆莉.新编中草药全图鉴3[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薛丽君.中药材百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s/1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