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个放牛娃爹妈去世得早,靠每天给地主家放牛为生,由于经常在湿地行走,放牛娃身上长满了疮。不久,地主家里人的身上也长满了疮。大家都说这“疮”是放牛娃传染的,于是,地主就下令追杀放牛娃。

  无奈之下,放牛娃只能逃命,躲到大山里的一个石缝里,再也没出来。后来,村民们发现了放牛娃,枯瘦的身体蜷缩在石缝里,眼睛没有再睁开。好心的村民就用泥沙和石头把石缝封住,算是给放牛娃一个死后的安身之地。   不久,村民们身上也长了疮,奇痒无比,试了很多药都治不好。一天晚上,大家做梦梦见了放牛娃。放牛娃告诉村民,在当初埋他的山体塌方处有许多根状物,把这些根状物拿回家熬水喝或用来洗澡,身上的疮就会消退。

  村民按照梦中放牛娃的提示去做,不出几日,身上的疮果然都痊愈了。地主听说村民们吃了山体塌方处的“草药”后很快就病好了,于是他也去那个地方采药。看到岩石上灌木丛中结满如老鼠屎粒大小的果子,地主就赶紧摘回家熬水喝,谁知当晚就断肠而死。

  原来村民们吃的是苦参的根,而地主吃的却是苦参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根能清热燥湿、杀虫,可治疗皮肤瘙痒、癣等症;苦参子(又名鸭胆子)外用却有腐蚀肌肉的作用。

苦参你不知道的秘密

  苦参,味道苦不堪言,却有止痒、祛痰,平喘,舒张支气管,抗心肌缺血,抗快速型心律失常,利尿,抗肿瘤,抗过敏等等诸多神奇功用,故名之“苦参”。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祛风止痒。用于热痢,便血,*疸,热淋,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

  苦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曰:“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因其味苦性寒,后世多从清火燥湿驱邪立论。《本草正义》载其:“大苦大寒,退热降泄,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草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此外,部分古籍也记载了苦参之补益、安神作用,如《名医别论》谓其:“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李时珍曰:“苦参、*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可见,所谓补益,实质乃以清为补。

  临床使用苦参,应注意其作用部位、剂量、用法、常用剂型等相关内容。

  苦参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在下。所谓在外,就是可以治疗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疥癣等,常与白鲜皮、僵蚕、蝉蜕、荆芥、防风、生地、牡丹皮等配伍应用。所谓在下,就是可以治疗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沥、小便不利、白带过多、痔疮等。如治疗痔疮下血,每与槐花、地榆、泽泻、*柏、当归、秦艽、枳壳、防风等同用。

监制:侯俊梅

文案:史爱华

运营:韩少侠

制作:贾文杰

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城乡居民医保患者

在我院住院治疗起付线

医院标准执行

每次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cd/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