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只要有这四种情况,就可以用补中
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I导读:“①凡患儿平素或病时,在睡觉中眼不全闭者,②印堂处青筋明显者,③臀腿肌肉不实者,④大便量多结构粗松者,凡具备这四者中任何二点者,皆为应当使用补中益气汤之体质和证型。 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作者/郭贞卿 前辈医家对补中益气汤能治疗外感发热的情况多有论述,如《医方集解》云:李士材谓本方虚人感冒,不任发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朱丹溪治伤寒多用补中益气汤。《景岳全书》指出:“东垣由此以治劳倦内伤发热等症,虽曰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故于劳倦感寒或阳虚痎疟及脾气下陷等症,则最所宜也。若全无表邪寒热,而但有中气亏甚者,则升、柴之类,大非所宜。”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指责东垣立此方命名本错,仅知其补脾胃益气,而忘却其为中虚兼外感之方。就连东垣本人在使用此方的加减法中,也曾说到:“以手扪之而肌表热者,表证也,只服补中益气汤一二服,得微汗则已,非正发汗,乃阴阳气和自然汗出也。” 赵养葵在《医贯》中也曾经指出:“世人一见发热,使以为外感风寒暑湿之邪,非发散邪从何出,又不能灼见风寒暑湿对证施治,乃通用解表之剂,杂然并进,因致毙者多矣。东垣深感其害,创立此方,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伤者多,外感者间或有之,纵有外邪,亦是乘虚而入,但补其中,益其气,而邪自退。不必攻邪,攻则虚者愈虚,而危亡随其后矣。而内伤不甚者,即于本方中,酌加对证之药,而外邪自退,所谓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也。” 再对照东垣原方与赵氏对此方之加减法而看,使我得到很多启发,小儿首当重视脾胃,我将此方用于小儿外感发烧,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情况如下。 使用指征: ①凡患儿平素或病时,在睡觉中眼不全闭者,②印堂处青筋明显者,③臀腿肌肉不实者,④大便量多结构粗松者,凡具备这四者中任何二点者,皆为应当使用补中益气汤之体质和证型。 至于一般常谓之面白、纳呆、气短、唇白舌淡等气虚表现,反而退居于附属的参考地位。 凡此类患儿外感发热,皆为脾虚外感,均当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论治。 1.发热38°C以上者,加大青叶、蚤休、*芩、薄荷、石膏、葛根; 2.发热较轻、咳嗽者,加杏仁、百部、前胡、枳实、桔梗; 3.高热咳嗽、气喘痰鸣者,加地龙、苍耳子、麻*、杏仁、*芩、石膏; 4.扁桃体红肿、发热、口渴者,加板蓝根、大青叶、淡竹叶、牡丹皮、赤芍、银花; 5.高热挟食,可在第一条的基础上,再加焦三仙; 6.发热较甚,汗出又退,退后又复热,舌苔腻者,可与柴陷汤(即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方化裁); 7.发热又见口舌糜烂者,加导赤散; 8.夏日受暑发热无汗,合香薷饮; 9.在夏日发热汗出,脉弱面垢,倦怠口渴者,可加减为东垣清暑益气汤; 10.发热,舌苔白腻且厚,尿*,引饮,加槟榔、厚朴、草果、*芩; 11.低热,口渴不饮,苔腻舌尖红,加茵陈、滑石、*芩、车前草。 以上仅举大概。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具备补中益气汤的上述使用指征者,用此方加减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恢复较快,效果巩固。不少患儿,过去常常感冒发热,每次治疗总是缠绵难愈,经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以后,感冒发热的次数比过去有明显的减少。 但是,凡不符合上述使用指征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就难获此效;甚至反有害者,不可不注意及此。 本文摘自《郭贞卿医论医话集》,学苑出版社出版。郭贞卿编著。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藿香正气水新用途 老佛爷的香发散 风药在阳痿治疗中的应用 粥油益阴有殊功 一部《红楼梦》,几多中医情 小儿感冒、发烧怎么办?宝爸宝妈们不妨试一下简答易行的小儿推拿法 妇人脉诊探究——连建伟教授脉诊经验总结 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视频全集 曲黎敏《*帝内经》第一部视频 曲黎敏《*帝内经》第二部视频 曲黎敏《*帝内经》第三部视频 五色水果养五脏 清凉解*话丝瓜 保健首谷——小米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脂肪肝怎么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郁李仁 甘遂、大戟、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 独活(1) 独活(2) 独活(3) 番泻叶 火麻仁 芦荟 大*(1) 大*(2) 大*(3) 大*(4) 大*(5) 紫草 水牛角 青蒿、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连 芒硝(上) 芒硝(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芩 *连 *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经络学说 中医宝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z/7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手抄道医书种神秘药方赶紧收藏
- 下一篇文章: 中药一中药的鉴别及其彩图汇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