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蜕,始载于《名医别录》。历代本草均有收载。蝉者禅意,即变化相禅之谓,蜕为蝉之壳。故名。蜩甲(《庄子》),蝉壳、伏蛸、枯蝉(《名医别录》),蜩蟟退皮(《本草拾遗》),蝉退壳(《太平圣惠方》),金牛儿(《卫生易简方》),蝉退(《眼科龙木论》),蝉衣(《临证指南》),催米虫壳(《贵州民间方药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东中药》,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中药志》),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全国各地均产,以山东、河北产量较大。皆为野生。夏、秋季在蝉所栖息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土、杂质,晒干。包装置干燥处,防止压碎和潮湿。以身干、色*亮、体轻、完整无杂质者为佳。生用。

  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风止痉。

  解热、降温,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肌缺血,免疫调节,抗过敏、抗组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肿瘤。

  风热感冒,咳嗽,头晕,麻疹不透,咽痛音哑,目赤翳障,风疹瘙痒,小儿惊痫、夜啼,破伤风。

  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气微,味淡。

  《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临床曾有煎服蝉蜕10g后15分钟,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并有腹胀、肠鸣,30分钟后自行消失的报道。

  王文彦经验

  升散趋下论蝉蜕蝉蜕味苦、成,性凉。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宜肺、定痉的功效。历代医家用其治疗外感发热、小儿麻疹、目睛云翳、小儿惊风、夜啼等。王老深谙蝉的生活习性,蝉承天露而生,即蝉的一生不吃食物,仅靠饮用露水维持生命,其质轻,故长于升散向上,其性如晨露而趋下,其中空外实,故长于达表。根据这些特性,结合药典记载的功效,常将其用于以下疾病。

  水肿水肿初起,多兼表证,其风邪束表和水湿内停的病机恰与蝉蜕具有的解表、利湿的功效相合,由于其性凉,故常与桂枝伍用,酌加白术、茯苓皮、姜皮等药,屡获良效。

  臌胀臌胀晚期,腹水浮肿难消者,以五皮饮加杏仁、葶苈子、蝉蜕,常可取得意想不到的佳效。王老说:五皮饮清在表之水,葶苈子泻在里之水,杏仁宣肺通调水道以助利水,而蝉蜕独入肝经,且能升散达表,趋下利水,诸药伍用岂能无效。

  治疗各种外感疾病王老治疗外感病喜用蝉蜕。如外感风寒伍用辛温解表药,风热感冒配以辛凉解表药。风疹、麻疹多配以牛蒡子、荷叶、防风、荆芥、浮萍。对于湿疹等,多配伍蛇床子、白鲜皮、露蜂房等。

  目晴云翳适用于火热上攻,目赤头昏,目生云翳之证。常与菊花、草决明、蔓荆子、桑叶、木贼草同用。

  高热抽搐外感病高热抽搐或小儿惊风抽搐,可配伍羚羊角(水牛角代)、全蝎、蜈蚣、钩藤、僵蚕、地龙等。

  在临床运用中应注意,对正气虚衰者需佐以扶正药;因其趋下特性,孕妇一般慎用。(《王文彦》)

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







































白癜风根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z/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