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医胡建华《清热祛风散结汤》

夏枯草9g,地丁草15g,苦参片9g,地肤子9g,白鲜皮12g,生甘草6g,京玄参12g,青防风4.5g,薏苡仁15g。

清热利湿,祛风散结。

扁平疣,属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者。症见皮肤生赘生物,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芝麻至*豆大小,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数目较多,散在分布,或簇集成群,亦可互相融合,可因搔抓使皮损呈线状排列,好发于颜面、手背、前臂及肩胛等部,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地丁草、苦参片、地肤子、白鲜皮、生甘草、青防风以清热利湿,祛风解*;玄参滋阴降火,清热消肿;夏枯草以软坚散结;薏苡仁不仅能清利湿热,且有散结消肿作用,为治疗扁平疣要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散结之功。

扁平疣多见于青年患者,多发于面额或手背,皮损为扁平丘。大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患者有瘙痒症状。多由风热湿邪,侵于肌肤所致。本方清热利湿,祛风散结,恰中病机,故临床收效颇著。

沈某某,女,21岁,工人。年10月5日初诊。主诉右手背及额上生扁平疣半年余。生扁平疣已半年余,逐渐扩散增多,身上亦有皮肤瘙痒。曾服病*灵以及煎药、中成药等,病情未能控制。检查:右手背有一片皮肤肥厚,四周散在扁平丘疹、皮损。额部扁平疣数粒,大者如*豆。虽以头发掩盖,犹隐约可见;舌尖红,苔薄腻,脉细数(90次/分)。诊断:扁平疣,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者。治疗:清热利湿,祛风散结。予清热祛风散结汤。10月12日二诊:近日右手背扁平疣有所好转,身上瘙痒亦减;脉细数,舌尖红,苔薄腻。原方薏苡仁改为30g,7剂。10月24日三诊:右手背扁平疣,已渐见消散。原方7剂。11月1日四诊:右手背扁平疣续减,额上扁平疣已消失。原方7剂。11月16日五诊:右手背扁平疣已见平伏;舌尖红,脉细(82次1分)。处方:夏枯草9g,地丁草15g,苦参片9g,薏苡仁15g,地肤子9g,白鲜皮12g,生甘草4.5g,京玄参12g,6剂。患者服药30余剂,于同年12月21日随访,右手背及额部皮肤平坦光滑,扁平疣已告痊愈。

胡建华,字丕龄,号良本,自称六乐老人。汉族,年生,浙江鄞县人,上海市名中医。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学院。师承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丁济民、程门雪、*文东。年起任上海利华制药卫生材料厂厂医兼制药顾问。年起调任上海中医学院,先后任程门雪院长秘书、医院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上海中易学会理事等职。年荣升为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医中风医疗协作中心、中医脑病医疗协作中心、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急症医疗协作中心顾问等职。年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年被聘为全国第二届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导师。

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中医功底扎实,擅长治疗神经、精神、消化系统疾病。开展对中医药治疗癫痫、血管性头痛、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成绩显著,分别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三等奖、科技成果三等奖、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在中医膏方进补方面造诣精深,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强身保健,抗老延年,防病疗疾,疗效显著,深受病家欢迎。在国内外发表、出版论文、著作篇(册)。著有《中医膏方经验选》、主编《进补与养生》,医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学》等。

青防风是产于河北(保定、唐山)及山东的防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zzz/1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