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建英本报记者贾春华宋勐

他起飞在青山绿水之间,他起飞在南岔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山铸就了他山一般的性格,24年来,他一直奔波在大山里,迷恋着这片金山银山,迷恋着漫山遍野的野生中草药。他就是南岔区绿岭药材收购部经理马龙。年,马龙从佳木斯武警部队复员,回到南岔区晨明镇星星村务农。当兵的经历让他不甘心做一名普通的农民,每当农活结束,他就对着浩瀚的大森林思索勤劳致富的金点子。家乡林下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盛产不同种类的珍贵药材,在这里,他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

马龙意识到上山采药是一条增收的好渠道,为此,他开始向懂行的采药人请教,并跟随他们进山采药,有时一走就是一整天。山上除了蚊蝇,有时还碰到*蛇和野兽,甚至会迷路,他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

蛇和野兽,甚至会迷路,他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

从那时起,马龙除了干农活和上山采药,每天还起早贪黑地学习药材知识,并逐步掌握了家乡药材种类,每个季节的采摘特点、采摘手法和采摘规律。每当采摘完药材,他都亲自把药材送到汤原、佳木斯等地销售。由于他为人诚实,采集的药材质量好、数量多,每到收购季节,药材客商都会主动上门来收购。因为他懂药材有销路,村民们也愿意把采集的药材送到他家里。年,马龙成立了绿岭药材收购部,开始从事野生中药材采购、初加工和销售,收益也成倍增长。虽然采药致富了,但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保证大山药材的持续采摘。收购中,个头小的药材坚决不收、挖根的药材坚决不收,并告诉大家适度采摘,维持珍贵野生药材的生长周期,真正把大森林变成取之不竭的聚宝盆。年,收购部迎来了严峻考验。这一年,药材市场不景气,药材降价,客商不再上门收药。大量的药材高价收购后都积压在库房里销不出去。面对困难,马龙没有懊恼也没有消沉,他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亲自前往安徽亳州,克服语言不通、外来药材滞销等困难,以诚心和北方药材优良的质量打开了亳州药材市场,并通过这个平台把药材成功地销往全国各地。他在亳州设立了销售点,销售家乡收购和初加工的药材。同时,还把三七、玛伽等名贵南方药材带回家乡,真正实现了北药南销,南药北销。

在采访中,马龙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他采集到的野生中草药,如冬青、升麻、五味子、穿山龙、苍术、刺五加、白鲜皮等小兴安岭珍贵药材。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他家的房前屋后几乎没有一块空地,到处都栽满了从大山里采挖到的各种野生中草药,虽然这些药材几乎没有人认识,但是他却视为珍宝。

如今,马龙的药材生意已实现了购销结合,不但在安徽省亳州药材市场站稳脚跟,而且还成功地把冬青、升麻、五味子、穿山龙、苍术、刺五加、白鲜皮等小兴安岭珍贵药材打入全国市场,真真正正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24年来,马龙诚信经营、踏实做事,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成长为成功的药材商人,从采药人到收药人,从家庭经营到建立了多平方米的厂房、平方米的药材收购部,马龙付出的不仅是辛勤的汗水,还有艰辛的努力和多年的等待。现在,他的收购部年雇工7人,收购旺季可解决当地50人就业。

谈到今后的发展,马龙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利用掌握的中药材知识,引导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尝试种植中药材大众品种,实现野生药材家种训化,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农民采药风险,而且药材质量和数量都可以得到保障。他说,如果能够实现统一规范化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采挖、统一加工销售,那么当地中药材产业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农民也会因此增收致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pj/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