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男,36岁,年10月12日初诊。

主诉:打鼾一月余。

病史: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鼾声连连,其妻难以忍受,催其诊治,经好友介绍,遂来求诊。辰下:夜间打鼾,日间身困,疲乏,纳可,寐一般,余无明显不适。舌淡苔白,脉沉稍数。

处方:桂枝麻*各半汤。

桂枝15g白芍15g甘草5g

*芪20g麻*9g五味子9g

苍耳子12g辛夷12g(布包)白鲜皮20g

地肤子15g神曲12g鸡内金2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餐后40分钟温服。

二诊(.10.19):药后证缓,近一周鼾声减轻,精神尚可,舌尖红苔白,脉沉。予上方改五味子12g,加姜半夏12g、连翘15g、百合20g。继进七剂后鼾声已消,身无不适,病告痊愈。随访半年,其症未再复发。

按语:打鼾又称鼾症,是睡眠期间气流通过上气道时,极度的空气湍流使悬雍垂、软腭、后咽柱和粘膜表面分泌物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或因呼吸过程中气道部分受阻所致。本案当辨为。《内经》云“天气通于肺”,肺主气属卫,肺气宣发肃降失司,肺窍不利,肺卫失宣,不与营相协调,因而夜间打鼾;清气难入,无以吐故纳新,浊气内干清窍,气机不畅,则日间身体困乏,无力;患者纳食可、大便调,知病未及脾胃;患者尚调,余无明显不适,故辨本案病位在肺,乃肺气不宣,营卫不和之证,故当治以宣肺利窍,调和营卫。

吾师予《伤寒论》桂枝麻*各半汤加减治疗本案。方中桂枝、白芍与甘草相合,生阳化阴,调和营卫,扶助正气,又可驱邪;尤在泾言“桂枝汤……与麻*合剂,则能尽麻*之力并去其悍”;吾师再予五味子伍麻*,一散一收,顺应肺之气机;加*芪补气健脾,以增气力;苍耳子、辛夷为苍耳子散中之两味要药,其力善通于鼻,通鼻开窍,以利气机;白鲜皮、地肤子乃吾师常用祛风之药对,相伍可增祛风之力;再加神曲、鸡内金,稍健胃消食,防久病痰浊内生,阻碍脾机,更可助行药力。诸药合用,肺气得畅,营卫得和,微邪得解。

二诊时患者药后证缓,诉鼾声已减,药已中的。观其舌尖红,此乃上焦积热之象,故加连翘、百合,清热养阴,祛其热邪;稍增五味子之剂量,并加姜半夏以祛痰湿之邪而畅气道;继进七剂后诸症皆消,半年未复发,疗效满意。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pj/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