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守肝护肝,千万别错过这两样东西
春天与肝相应,春季是肝病容易发作的季节,而肝病多与湿热、气郁有关。肝病容易出现*疸,而中医认为*疸主要是因湿热结滞形成的,这个时节食用一些茵陈和鸡骨草,可以将湿热散开。 1 茵陈除湿守肝* 清明时节雨纷纷,茵陈除湿守肝*。茵陈这株其貌不扬的小草,却是肝脏的守护神。蔡医生认为,小小的一株茵陈可以完美地达到清热疏肝利湿的作用,从而保护我们的肝脏。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有清湿热、退*疸之功。用于*疸、湿疮瘙痒的治疗。 春季清明前后正是采收茵陈的最佳季节,此时茵陈还是嫩苗,叫“绵茵陈”。过了这个季节长大点再采收的叫“茵陈蒿”了。在使用茵陈时,我们是用其嫩苗,取其生发之气。茵陈中阴阳分布的部位却不均匀,其嫩苗以阳气为主,而含阴气较少,功效以散为主。 因为茵陈阴气较少,不会助湿邪,同时又寒凉疏散,助肝疏脾。 使用注意 广东人常用茵陈煲鲫鱼来祛湿,但体弱偏寒者不宜单独用茵陈祛湿。 养生保健方推荐 1.祛湿药浴方 组成:茵陈、艾叶、*柏、白鲜皮、菖蒲、金银花煮水两次,将药液合在一起来泡浴或泡脚。 功效:可以有效祛除体内肝胆湿热。对于小孩的湿疹、新生儿*疸有一定疗效。 2.茵陈扁豆茯苓粥 材料:茵陈25克、扁豆20克、茯苓20克、粳米克、白糖少许。 做法:茵陈洗净煎汤,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扁豆、茯苓、粳米同煮,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补脾胃、利胆退*,适用于湿热内蕴,胃口差、大便溏者。 2 清热保肝鸡骨草 广东盛产的鸡骨草则是一味很好的保肝药,有“保肝的岭南奇药”之称。而且价廉物美。广东人常用其来煲汤养生或煲凉茶当饮料喝。如果使用得当,对健康大有帮助,真可谓药食皆宜。鸡骨草煲猪横脷即是广东民间有名的食疗汤品。 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因外形细长脆硬弯曲似鸡骨而得名。其味甘、微苦,性凉,无*,归心、肺、肝、胃、肾经。有利湿退*,清热解*,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其种子和相思豆很像,虽然鸡骨草无*,可是其种子有*,采收加工的时候必须除净荚果,以免误食。鸡骨草清热祛湿保肝的功效症候适合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食疗。 推荐 食疗 01鸡骨草茶 材料:鸡骨草60g。 做法:水0ml煎至ml代茶饮用。 适用人群:对于风热感冒初期、肝经湿热引起的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对于乙肝患者而言,有明显的保肝护肝效果。 02鸡苓猪骨汤 材料:鸡骨草克、茯苓30克、猪脊骨克、蜜枣3个。 做法:先将鸡骨草洗净,用水煮20分钟后,倒出水去渣。再将倒出的水与洗净的猪脊骨和茯苓放入砂煲中煮。再将蜜枣加入,先用武火煮20分钟,再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解*,健脾祛湿。鸡骨草清热舒肝利湿,土茯苓健脾祛湿,鸡骨草偏凉,蜜枣可适当中合其寒性。适合肝经湿热消化不良者食用。 03鸡骨草煲猪横脷 材料:鸡骨草50克,新鲜猪横脷1条,*豆克,生姜少许。 做法:*豆洗净后浸泡1小时备用,猪横脷洗净焯水备用,鸡骨草洗净后放入清水0毫升,煮开后放入猪横脷、*豆、生姜同煮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解*。适合于肝胆湿热证之中热偏重的人群,症见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者。如果不喜欢猪横脷的味道,也可以改用瘦肉或者排骨,用量约克。 04鸡骨草消积饮 材料:鸡骨草30克,鸡内金10克,山楂10克,荷叶10克。 做法: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30分钟即成。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积;适用于湿热内蕴的消化不良或脂肪肝者服用。 使用注意 1、服用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时服用。 3、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4、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pj/3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冯会长教你建造养生花海观光园
- 下一篇文章: 丘疹性寻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