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了湿疹吃什么这几个食疗方请收好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10150893.html 湿疮(西医称为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尤其在湿热的天气里,可能突然就出现了。 湿疹在中医里相当于“湿疮”,“湿疡”,顾名思义,跟“水湿”的关系很密切。中医认为,本病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身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总之,湿疮的病因非常复杂,为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湿疹的发病症状常常表现为皮肤很痒,抓一抓可能还出水;局部皮肤发红,摸上去有突起的丘疹、水疱甚至能看到脓疮,糜烂浸淫。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局部皮肤会有增厚粗糙、干燥的表现。 预防与调护方面需注意 1.饮食要清淡,少吃牛奶、鱼类、鸡蛋等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不吃过油、辛辣的食物。对于患湿疹的婴幼儿,尽量以母乳喂养。 2.积极预防便秘,以确保病灶产生的*素能及时排出体外。 3.控制洗澡次数。湿疹患者平时不宜过频地洗澡,冬季最好一周一次。以淋浴为佳,不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揉搓,洗澡时应用中性的浴液,洗完后及时在患处涂抹药物。 4.穿棉质或其他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少穿化纤及毛料衣服。 5.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夏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可使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清水,以维持室内的相对湿度,皮肤涂抹保湿霜。 6.外出时保护患处,避免患处受风或被阳光长时间照射,以免皮肤干燥而加重病情。 7.瘙痒难忍时,可通过拍打患处或涂抹止痒药物来止痒,忌搔抓。婴幼儿应剪短指甲或戴上手套,以防搔抓引起感染。 8.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忌烟酒,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抑郁、焦虑、暴躁、愤怒的负面情绪。 日常食疗推荐 1.菊花茶 材料:菊花30g。 制作、服用方法: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泡浸片刻,加糖,代茶饮。 2.绿豆薏仁汤 材料:绿豆30g,薏苡仁30g。 制作、服用方法:绿豆、薏苡仁加水煎汤,放砂糖调味。 3.山药薏仁糯米粥 材料:新鲜怀山药g,薏苡仁20g,糯米50g。 制作、服用方法:山药、薏苡仁,加水煎至豆烂放糯米,煮粥,加白糖,随意服食。 4.绵茵陈土茯苓猪骨汤 功效:清热祛湿(适合口干苦、舌苔厚腻的人群)。 材料:猪骨适量,绵茵陈20g,土茯苓20g,薏米20g,陈皮5g,生姜数片,盐少许。 做法:猪骨、药材下锅,加约5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撇油去渣,加少许盐调味。 5.山药猪横脷汤 功效:健脾除湿(适合平素肠胃不好、脾虚湿盛皮疹的人群)。 材料:新鲜怀山药克,土茯苓20克,溪*草15克,猪横脷(猪的脾脏)克,生姜数片,盐少许。 做法:怀山、土茯苓、溪*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一剂外洗方 土茯苓50g,苦参20g,野菊花20g,地肤子20g,金银花20g,白鲜皮20g,*柏20g以上药物水煎,药水放凉后分2次外洗,半天1次。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除湿止痒之功。 温馨提示 ●湿疮发病原因不明。不同表现的皮疹处理各异,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指导用药。 ●湿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异常,避免长期洗烫,以免加重皮肤屏障破坏。 ●避免过度搔抓,过度搔抓后皮疹可能加重或继发皮肤破溃、感染。 来源:健康广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pj/12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材清热燥湿的中药材自渡子
- 下一篇文章: 牛皮癣的治疗,中药涂擦熏蒸封包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