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农民种三亩地一年纯收入多少心酸
又到一年春耕备耕时,“谁来种地”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种粮究竟划不划算? 普通农户:种地一年相当于打工月余 让我们来看看东兴镇克成村村民王凤彬的账本:小麦一亩地用20斤种,一斤约3元;底肥、追肥要元,农药大约40元,收割要近元,几项加在一起,一亩小麦投入元。水稻要多元。一亩小麦收~斤,每斤能卖1.1~1.2元,每亩水稻能收1斤,每斤卖1.5~1.6元,这样一亩地毛收入元。减去种地的开销,每亩收益1元。如果再刨去人工,纯收入约元。 “去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每亩小麦收了斤、水稻收了1斤。”东兴镇克成村村民王凤彬说,这样的收成算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了。“我们干一年只相当于到工厂打工一个月。村里年轻人都到附近的船厂或是城区企业打工,一个月收入三四千元。” 种粮大户:收益靠的是“广种薄利” 新桥镇种粮大户陈纪武的账本:按一亩斤小麦、斤稻谷算,减去土地流转费,再除去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开支,一年一亩地净收入也就五六百元。他流转土地余亩,一年总收益十多万元。 陈纪武告诉小靖,大户每亩效益不见得很高,靠的是广种薄利,利都在量上。陈纪武说,种粮想要收入高,就得有规模,可现在一亩地流转费要1元,靠种粮不划算,继续扩大规模难度很大。 家庭农场:种“高价粮”平衡成本 靖江市润鑫家庭农场的账本:一季“绿色大米”亩效益超过0元,流转土地余亩,刨去人工、机械等成本,年总收入80万元。 王文彬告诉小靖,家庭农场的小田变大田,就可以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能降低种地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剔除品种混杂、品质不齐等现象,真正种出高附加值的粮食。 部门破题:精细管理提高粮食附加值 靖江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王振玉说,与进工厂务工相比,普通农户种植粮食的利润很薄,分散种植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市农业必然要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王振玉说,种粮大户们要立足农业资源,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转变。近年来,市农业部门多次举办种粮大户培训班,指导大户通过精细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等方式,开源节流。 此外,农技部门还积极与省内外农业高校对接,鼓励种粮大户们种植市场需求较旺盛的优质大米、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不断提高亩均效益,应对土地租金、农资等成本的增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jg/6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云南金平新寨村ldquo一亩经济林
- 下一篇文章: 狂热折扣丨护肤囤货时,果果家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