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的中草药种苗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人工播种白鲜皮种子,探索培育白鲜皮种苗。通过采取沙拌冷冻春种和秋种两种种植方式,计划培育白鲜皮种苗万株。

近年来,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结合林业独特优势,按照中央“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北大荒集团农业“”任务体系,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因地制宜发展“红松”产业,充分利用撂荒地、疏林地、废弃地、采伐迹地等闲置地块,进行红松嫁接红松栽植。积极争取了国家储备林基地、草原森林抚育等项目资金支持。今年,农场有限公司栽植了红松坚果林2.68万亩,同时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规模发展到10万亩,到盛果期后年利润将逐年提升。

在发展红松产业的同时,这个农场有限公司还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加强北药基地建设,在红松林间种赤芍、白芍、白鲜皮等北方道地药材,建立“红松嫁接——北方道地药材”立体式林下产业基地。目前农场以及发展“红松套种中草药”亩,5到7年后中草药每亩效益可达2万元,既促进林下资源充分利用,撑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为保证红松、中草药用苗的自给自足,降低了苗木成本,40多名*员联合组建股份合作社,现已入股40万元,建立了红松种苗基、中草药种苗基地,以股份合作社的形式,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入股,股份制按股分红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已经培育红松培育优质容器苗18万株,年新增换床苗80万株,直接播种红松籽育苗斤,计划培育红松种苗70万株,为发展红松坚果林项目提供了可靠的种苗保证。

“十四五”时期,八五五农场有限公司将着眼于由林下基地向林间工厂转变以及配套红松深加工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建设成黑龙江东部地区红松籽生产、交易、加工基地,逐步完善红松坚果产业链,形成科研、推广、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15年后产值可达5亿元,将成为引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来源:八五五农场宣传部

▌撰稿:王书臣

▌编辑:王书臣

▌初审:历文彬

▌终审:宫希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cd/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