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把脉癌症》原稿,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贾先红著。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平装

16开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书名:把脉癌症

可是这些理论远远不能道出中药的真谛,远远不能发挥中药愈病疗疾之功能。

人生天地之间,天地之阴阳运气作用在人身上,阴阳二气生男女之身而化气血,五运五行而生五脏,六气而生六腑。

人身本就一小天地,这就是所谓天人相应,人得天地之全气。而人之外之物仅得天地之偏气,所以人为万物之灵。

正因如此,正可以物之偏气疗患病之人,以调其脏腑气血之偏胜偏衰,正如以杵入臼,合辙方能消磨其物,于人才能补其虚祛其邪。

为此必须将中医的理论融合进对中药的认识与体悟当中,正所谓格物致知。也就是我所说的“感草木之春秋,共日月同晦明。”

只有如此才能对每味中药的的禀赋有深刻的感知,在对病人病机正确把握的基础上以之治病疗疾才能效如桴鼓,宛如去污拔刺。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病人身上长了湿疹或疥疮之类的皮肤病,我们就会想到可以用白鲜皮这味药。

因为很多中药书上都记载此药有清热燥湿,祛风解*之功,用于湿热疮*、*水淋漓、湿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疸尿赤。

可是你怎么能够知道它有这样的作用呢?当然你可以说看书就可以了,可是书上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前面说了很多中药书不过是医家或学者的经验之谈或编撰而已,也有是现代的西医研究结果,那就更不能说是这味中药的本来作用了,只能是中药西用,这就好比把冰箱作空调用,道理智者自悟。

白鲜皮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山坡阳坡。其叶呈羽毛状,茎株有绒毛。

如果你走进山间灌木丛或森林中,体会一下那个环境,潮湿阴暗。

白鲜皮叶呈羽毛状,加上茎株有绒毛,所以有祛湿之功,可使其不致茎叶腐烂;山坡阳面多日晒风吹,又可防止其叶面被风吹日晒而枯萎,有清热祛风之功。

这就够了,湿疹或疥疮从中医的角度看多是风、湿、热所致,这味药能祛湿、能清热、善祛风,正可以之治疗前面那个症。

而防风、羌活、独活等药,书上记载及现代研究也可治此病,但我从临床实际出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些药基本无效或多可加重病情。

因为这几味药性温热,又有发散的特性,用于前面那个症无异于火上浇油。尤其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更是会加重病情。

一些中医,尤其是一些老先生没有认识到这些,用药后病情加重反美其功,说是把病人体内的*发出来了,其实多数是过敏了,或过敏加重了。

我在临床上用药讲求的是以药之象对人之象。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次在查房时我给科里的大夫讲了*芪和白术两味药在健脾方面的不同,大家听后很受启发。

首先说说人之象。我们在面对病人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知道了病人哪里不舒服,知道了他的舌象和脉象,然后进行辨证,还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知道病人的病,这就是辨证与辨病结合了。

但我总觉得这样算不上一个好中医,因为你在前面辨证的基础上去选方用药还是离不开书上讲的那些中药理论。

我并不是说书上讲的东西就不对,我只是认为书上讲的可能不是中药本来面目。

而且你的辨证也不一定正确,正确了也不一定精准,精准了你也不一定选对药,所以很可能你的疗效很差。

往期链接:

把脉癌症选刊(01)把脉癌症选刊(02)

把脉癌症选刊(03)把脉癌症选刊(04)

把脉癌症选刊(05)把脉癌症选刊(06)

把脉癌症选刊(07)把脉癌症选刊(08)

把脉癌症选刊(09)把脉癌症选刊(10)

把脉癌症选刊(11)把脉癌症选刊(12)

小尔雅中医

感草木之春秋共日月同晦明

长按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诊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cd/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