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大middot中药沙龙协会招新宣
白鲜皮 《神农本草经》 Báixiānpí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因其根皮色白,气如羊的膻(shān)气之鲜,故名“白鲜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1-2]。 图1白鲜皮饮片(摄于湖南长沙) 图2白鲜(图源植物智) 图3白鲜(图源植物智)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入脾胃,除湿热,兼入膀胱小肠,行水道,通关节,利九窍,为诸*、风痹之要药。(一味白鲜皮汤,治产后风。时珍曰: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兼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下部虚寒,虽有湿证,勿可饵也。近道处处有之,以四川所产为良,江宁府、滁州、润州所产俱次之。根*白而心实,取皮用(山人采嫩苗为菜茹)。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鼠瘘已破,出脓血,白鲜煮汁服,效)。 图4清·吴仪洛《本草从新》原文节选 清·张秉成《本草便读》:(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能降。清脾胃之湿热,导水宣邪。治癣癞与疯疮,行皮达肺(白藓皮苦寒,直清肺脾湿热下行,故本经能治女子淋沥,阴中肿痛等证。亦谓其下行而祛湿热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之湿热清,则皮肉之疮疡可愈耳,功用不过如此。又此药味兼微咸,能行血分。然沉阴之性,若下部虚寒者,不可用之。且其根有膻浊之气,又易败胃)。 图5清·张秉成《本草便读》原文节选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 1.清热燥湿:本品苦寒,有清热燥湿之功,可用于湿热疮*、*水淋漓、湿疹、*疸尿赤等病证。 2.祛风解*:本品既可清热燥湿以解*,又可辛散祛风以止痒,适于风疹、疥癣(xuǎn)、疮癞、风湿热痹等病证[1]。 1.治疗湿热疮*、肌肤溃烂、*水淋漓者,可配伍苍术、苦参、*柏等药。如用*柏、生薏苡仁、白鲜皮加减治疗湿热型湿疹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1,3]。 2.治疗湿疹风疹、疥癣疮癞,常配伍苦参、防风、地肤子等药。如在华南地区,常用白鲜皮、地肤子二药制成外用制剂来治疗皮肤湿疹[1,4]。 3.治疗湿热蕴蒸之*疸、尿赤,常配伍茵陈、栀子等药。如王钧先生用虎杖、白鲜皮、栀子、干姜为基本药,自拟虎白合剂治愈了急性传染性*疸型肝炎共例[1,5]。 4.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常配伍苍术、*柏、薏苡仁等药。医院康复科用湿热痹清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属肾虚湿热型),有效率为96.23%(湿热痹清丸组成:白鲜皮、薏苡仁、白芍、苍术、穿心莲、忍冬藤、*柏、防己、土茯苓、川牛膝、知母、败酱草、青风藤、五加皮、绵革藤[绵革藤,当为绵萆薢]、海桐皮、威灵仙、甘草)[1,6]。 参考文献: [1]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2]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3]杨浩宇,张莉莉,顾成娟.*柏、生薏苡仁、白鲜皮治疗湿疹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J].吉林中医药,,40(06):-. [4]林钰文,高妮.地白湿疹涂膜剂的制备[J].北方药学,,13(08):99-. [5]王钧.虎白合剂治疗急性传染性*疸型肝炎例[J].河北中医,(05):30-31. [6]白银立,丁爱芬.湿热痹清丸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3例[J].中医研究,,32(11):29-31.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沙龙协会讲解队李媛 审稿人员:胡文丽(一审)、凌智老师(二审) 时间:年10月08日 山人愚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cd/10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点名曝光涉事罗氏虾进口奶粉电梯医
- 下一篇文章: 秘方来了中医皮肤病外用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