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本病为“摄领疮”、“牛皮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外科正宗》谓:“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本病临床常见,皮损多发于颈项、肘关节伸侧、尾骶处,皮损为密集丘疹或斑片脱屑,瘙痒。刘主任认为该病局部为燥热,而燥热之源,多属于肝经郁热所致,而肝经郁热又有偏血虚、郁热甚兼气虚脾虚等诸多不同。下面分享两则医案以飨同道。

案例一

刘某,女,20岁。

病史:3年前即颈项部出红斑脱屑,痒,时愈时发,迁延至今。现:颈项部、肩部、上肢红斑脱屑,痒,舌淡红,苔薄白,脉可。诊断:神经性皮炎。

辨证分析:

本例年轻女性,学习、生活、工作,精神压力大,往往肝气不畅,郁久易生风化热,故见红斑、脱屑、瘙痒。舌淡红,苔薄白,说明其热较轻。证属肝经郁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丹皮12g栀子12g柴胡10g白蒺藜15g白芍18g当归15g白僵蚕12g薄荷6g(后下)白鲜皮30g生地18g甘草6g,7付,水煎服。外用去炎松乳膏、尿囊素乳膏混匀外搽患处,日2次。

二诊:皮损消退,痒止。舌淡红,苔薄白,脉右弱,左可。中药原方加*参12g,7付,水煎服,巩固疗效,嘱调畅情志。随访4年未复发。

本例是典型的肝经郁热,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若不能适当放松精神、调畅情志,很容易引起肝气不畅,郁久生风化热,发为本病,病九不愈会反过来造成精神负担,更加重病情,这也是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易于复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临证之时应注意疏肝解郁、调畅情志方面的用药,如此患者3年疴疾仅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而收功,随访至今未复发。

案例二

方某,男,67岁。

病史:自年双手指出小片红斑,脱屑,痒,医院治疗,用遍中西药效欠佳。现皮损淡红,角化干燥,痒。舌淡,苔薄腻淡*,脉弦。诊断:神经性皮炎。

辨证分析:

本例老年男性,反复瘙痒,导致痛苦不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舌苔薄腻淡*,脉弦,符合肝经郁热辨证;病程10年,“久病多虚”,皮损淡红,角化干燥明显,为阴血不足,无以润泽肌肤。证属肝经郁热,血虚风燥。以养血柔肝,清热祛风为治。处方: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30g柴胡10g薄荷6g(后下)白蒺藜15g丹皮12g栀子12g白鲜皮30g甘草5g陈皮9g,10付,水煎服。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尿囊素乳膏各2盒,混匀外搽患处,日2次。

二诊:药后,皮损大部分消退,仅有一处丘疹未退,舌淡红,苔淡*腻,脉弦。中药原方加苍术15g,10付,水煎服。

三诊:皮损完全消退,仅偶有轻痒而已,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腻,脉略弦。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20g柴胡9g防风12g炒白术10g砂仁9g(后下)白僵蚕12g白鲜皮20g甘草6g,7付,水煎服。

本例在辨证肝经郁热之时,考虑到患者为老年男性,已过《内经》“八八”之龄,气血本虚。朱丹溪认为“人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患者舌淡、脉弦,知其为肝脏所藏之阴血亏虚,肌肤失却濡养,生风化燥,以致皮损角化干燥、脱屑较为明显。因此,在疏肝解郁、清热祛风的同时,以较大剂量白芍、当归、鸡血藤滋补阴血、柔肝疏肝,契合病机,故如有神助,十年顽癣一朝消退。本例也提示对于病程较长,久治不效的患者应注意到“虚”的一面。

近期精彩文章选读

第五届全国皮肤病中医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学习班成功举办

医院皮肤科宣传片

从一则湿疹案体会中医精细辨证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13)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12)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11)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10)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9)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8)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7)

刘爱民主任医案选粹连载(6)

注:以上病案均节选自刘爱民主任新书《皮肤病中医诊疗思路与病例分析》。略有删减改动。

长摁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白癜风早期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xianpia.com/bxpjg/5553.html